聯系電話:
400-888-6908
新聞背景:
近日,《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發布,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第62條明確規定:本市推行建設工程質量保險制度,從事住宅工程房地產開發的建設單位在工程開工前,按照本市有關規定投保建設工程質量潛在缺陷責任保險,保險費用計入建設費用。保險范圍包括地基基礎、主體結構以及防水工程,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保險期間至少為10年,防水工程的保險期間至少為5年。
年來,隨著國內建筑防水領域向工程建設領域擴展,極大地拓展了市場空間,防水材料和技術水平越來越高,但使用中的滲漏率也越來越高。
針對我國當前居高不下的建筑滲漏現狀,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等各方共同出力,對防水市場進行綜合治理。中國建筑防水協會理事長朱冬青表示,要想徹底解決建筑滲漏問題,必須改變過去的防水工程保修期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場化的質量管理模式,探索和推行防水工程質量保證保險制度。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么是防水工程保修期制度,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又是怎么一回事。
何為防水工程保修期制度?保修期制度是指防水工程由于非人為原因損壞,并在規定的保修期時間內出現滲漏的,由施工單位負責修補。目前防水工程在我國實行的就是5年保修期。針對這種模式,有個防水行業的資深教授曾經說過:保修期就是從制度上允許滲漏,而實踐也證明這句話是對的。
為什么說保修期就是從制度上允許滲漏?
工程款5%的保修金
5年的保修期
違約的機會成本太低
在過去,防水施工單位承接防水工程時,發包方會在工程款中相應扣除5%的保修金作為一種契約,也就是如果房屋出現滲漏,防水施工單位不維修就拿不到這5%的保修金。對防水發包方來說,這是約束防水施工單位做好防水工程的一個手段。但是5%保修金金額太少,跟防水工程中偷工減料、摻雜使假帶來的利潤相比相差甚遠,而且防水施工單位在防水工程投標的時候就已經將這5%保修金列入到了工程成本,與發包方所謂的契約就是一張白紙。房子漏水了,防水公司不去維修也沒有什么損失。就算維修也只是應付了事,哪天出現了漏水就去維修,至于維修以后會不會再滲漏就無法保證,只要5年保修期一過,防水施工單位就不再有任何義務。
總的來說,這種保修期模式起不到任何質保的作用。對于防水施工單位來說,即使違約,所付出的機會成本也非常低,接近于零。因此也就導致了現在防水工程當中出現的各種假冒偽劣產品,還有各種沒有資質、沒有技能的人成了工程主力軍,自然就無法保證防水工程質量。
何為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
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與保修期制度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其關鍵是確定了最終責任者:在國家規定的年限內,一旦發生滲漏,就由保證方負全責。通常,由防水施工單位在保險公司進行投保,當防水發包方把工程發包給施工單位后,保險公司就會為發包方開具保單,一旦防水工程出現滲漏,防水施工單位除了進行維修外,還要對由于滲漏造成的直接損失進行賠償,而這一賠償是以法律作保障,由保險公司來執行。
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有何作用?
國外發達國家在這一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美國、歐洲、日本等均廣泛實行了防水工程保證期制度。經過實踐證明,這種保證期制度所帶來的改變非常明顯,例如美國在未實行保證期之前,房屋滲漏率達50%,實行該制度后,滲漏率降至0.3%。時下我國防水工程滲漏率居高不下,很重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最終責任者,材料廠家說材料是合格的,檢測部門說只對來樣負責,監理單位說沒發現問題,施工單位說竣工驗收通過,設計院說按規范設計,相互推諉,都沒責任,最終的損失只能由業主買單。
保證期制度對于防水施工單位有何意義?
這種保證期制度對于防水施工單位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滲漏就是質量事故,防水施工單位將會為質量事故承擔高昂的保費和其他成本風險。建筑一旦滲漏,首先由保險公司進行賠付,然后保險公司會按出險狀況大幅度提高防水施工單位的保費,那么滲漏對于防水施工單位來說,不但意味著違約成本高,而且還損失了企業信譽,這在市場競爭中會使企業處于劣勢。
所以,防水施工單位想方設法提高防水工程質量水平,加強自身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力爭創造不滲漏的工程就是企業成本最低的方式。為了確保防水工程在保證期內不發生滲漏,保證期制度的承擔者就必須要求防水工程設計合理、選材精心、施工認真精細、管控貫穿始終,也沒有哪個企業敢使用假冒偽劣產品和沒有技能的工人施工,建筑發生滲漏的幾率自然就降下來了。目前卓寶科技已經在全力踐行保險保障制度。
為什么說我國實行防水工程質量保證期制度條件已臻成熟?
防水工程保證期其實就是一種市場機制,這樣一個市場制度可以明顯降低建筑滲漏概率。所以,探索防水工程采用質量保證期制度,是我國防水行業勢在必行的發展趨勢。而從我國國情出發,隨著防水工程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實行保證期制度的條件也已趨于成熟:
1.相關國家規范和標準的相繼頒布使設計人員有章可循,設計水平有了提高。有的省市還結合本地具體情況,在國家規范和標準的基礎上編制了適應當地需求的技術規程和標準圖集等,而防水材料廠家也不再是過去單純的材料供應商,其會根據各防水材料的特性,并針對實際項目的建筑形式、氣候條件、施工條件、關聯構造層次進行相關的防水深化設計,推薦相適宜的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藝,進一步提升了設計水平。
2.隨著防水行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建筑防水的觀念也在轉變,已經由偏重單一的經濟造價觀念轉變為功能觀念。正規施工企業具有較大的規模和較強的承包能力,建立的專業施工隊伍專業性強,防水施工技術、機具等日趨成熟,能夠很好地保證防水工程質量,而過去通過掛靠獲得承包資質,施工技術不高的防水施工單位由于缺乏質量意識和相應的技術能力而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
3.我國保險事業的快速發展和廣大用戶的要求等已形成實行保證期制度的促進力量,而國外發達國家防水工程保證期制度已經實行很多年,具有一套成熟的運行機制,其工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方面的經驗可以效仿和借鑒。
4.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將防水工程質量提到了重要地位。建設部頒布了相應的法規文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許多省市區已建立了防水材料使用認證制度和現場抽樣復驗制度等。近日,北京市還頒布了《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條例》第62條明確規定:“本市推行建設工程質量保險制度,從事住宅工程房地產開發的建設單位在工程開工前,按照本市有關規定投保建設工程質量潛在缺陷責任保險,保險費用計入建設費用。保險范圍包括地基基礎、主體結構以及防水工程,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的保險起見至少為10年,防水工程的保險期間至少為5年。”可以預見,防水工程質量保險保證期制度在我國是發展趨勢,未來會得到大力推廣。
我國目前在防水工程質量保證制度上有什么成果?
基于以上這些成熟的條件,一些防水材料制造企業自主地進行了有力的探索。
其中卓寶科技在2014年推出的貼必定+涂必定防水服務系統就是其中的典型。該防水服務系統不僅涵蓋了可靠的應用技術和嚴謹的管控措施,更為重要的是,它在防水行業內率先引入了防水工程保險保證制度。
卓寶科技與太平財產保險公司共同開發了防水工程險種,由卓寶科技投保,當工程出現滲漏,保險公司除按照滲漏點所在的風險單元進行雙倍賠償外,卓寶科技還對滲漏進行維修,直至不滲漏。可以說,貼必定+涂必定防水服務系統所引入的質量保險保證體系是國內防水行業采用保證期制度的先行者。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證明,這種工程保險保證期制度的引入,對提高工程質量、規范建筑防水市場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對我國防水工程質量管理上也是一個飛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防水工程質量保證制度會和其他工程質量保證制度一起列入國家工程質量保障體系當中,真正從根本上降低國內建筑滲漏概率,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文/張志強)